第57章 《射雕》(四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磨戏并不是一种特别稀奇的事情。
    但对于演员而言,却是绝对痛苦的。
    其中磨戏最厉害的导演,就要数香江的眼睛王了。
    当初差点将影帝、影后磨到怀疑人生。
    一般而言,演员演戏,很少有是一条过的。
    当然,不是没有人演技精湛,但是通常而言,导演都是“贪心不足”的人,演员在进行了一种表演之后,导演就在想,是不是还可以更好?
    所以一般而言,导演拍戏,都会来回反复拍摄好几条,以最好的一条作为最终的节选。
    此前,方思逸虽然偶尔会有着改编的地方,但是总体拍摄而言,还是根据梦境中的作品本身还原的。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他会拍的那么快的原因。
    因为在他的脑海里,有着这部戏的最终效果,自然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,以期达到最佳。
    可是《射雕》却不同。
    《射雕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ip。
    换句话说,《射雕》的一草一木,一针一线,都已经被许多人研究的透彻。
    这也就在成了一定程度上拍摄的困难。
    毕竟就算是没有看过原著,也会看过电视剧。
    所以一些细节,是需要十分注意的。
    为了力求最大的效果,整个剧组,没有任何替身。
    替身这一个职业,其实大多数,并不是演员要求的,而是剧组配置的。
    某些键盘虾嚷嚷着谁谁谁替身太多,谁谁谁拍戏必要替身这种言论,其实是不对的。
    最少,并不是完全对。
    替身这个行业,一般都是出现在古装戏上,毕竟并不是谁都是拍打戏出身的,也不是任何人都有着舞蹈功底,或者拍过武戏。
    万一受伤或者致残,极其容易影响到接下来的拍摄。
    甚至有些艺人,也许本身并不打算用替身,但是导演为了拍摄需要,甚至会背着演员去开设所谓的abc组。
    换句话说,就是同时进行两到三个剧组的拍摄,最后再通过剪辑进行拼凑。
    那么这个时候,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剧组,同时需要一名演员怎么办?
    必然的,只能用到替身。
    这也就有了所谓的躺替、背替等等替身的存在。
    只是大多数人,一听到拍摄文戏的时候,竟然不是本人拍戏,又将这种情况上升到了演员个人素质的问题上,这就有些搞笑了。
    你真的以为,以前的影视剧之中,就没有文替这种存在么?
    抱歉,还真有。
    只是那个时候,这种事情很少有人会去做,做了的人也根本不会对外宣称。
    直到进入自媒体时代之后,有人为了种种利益问题,将这种事情踢爆,为了就是谋求一点点可怜的利益。
    自然的,也就造成了贵圈真乱的代表。
    不过既然是方思逸的第一部古装正剧,自然需要的是全部的掌控。
    所以方思逸宁愿拍摄起来十分缓慢,但仍旧坚持采用一个剧组生磨。
    这样造成的后果,就是拍摄进度的缓慢。
    足足拍了两个月,具体的拍摄进度,才进行不到十分之一。
    这还是一些经典的战争场面并没有进行拍摄的缘故。
    如果等到真实拍摄的话,那么磨合的时间只会更多!
    尤其是其中最为著名的几场战役,方思逸可不打算采用什么全程特效的拍摄。
    换句话说,他打算实拍。
    实拍的困难,相信很多人没有一个具体概念。
    那么这里就简单讲一下。
    比如一场战争戏,以南宋年间战场的基本建制单位万来算,如果想要营造出上万人的场景,那么拍摄的时候,也就需要出动最少上百名群演。
    一名战争戏群演的工资,基本上在八十左右,也就是说,就要最少八千,最多上万的价码。
    而这,这是群演。
    再加上各种筹备、拍摄,以及各种突发事情的磨合,基本上一场战争戏下来,最少也要烧掉十几万。
    而这,还只是最简单的战争戏场面。
    可到了方思逸这里,那没有别的。
    烧钱。
    是真正意义上的烧钱!
    群演,一千人!
    战斗场景的人选,基本上维持在上百人左右,其余的人,则是在现场副导演的指挥下,进行着围攻的架势。
    比如前期的铁木真称帝之战,除去现场基本还原出原著中的场景之外,最为关键的,就是群演的数量!
    一千名群演是一个什么概念?
    此前,国内最多同时调动群演的数量,只是维持在四、五百人左右!
    也就是说,方思逸直接翻倍。
    至于说效果怎么样……
    当李姐一边心疼地进行着财务报告,一边不时头看着电脑中一段刚刚结束的战争戏场面的时候,却突然间感觉,这些钱,花得值了!
    想一想,明明是一代天骄铁木真,可是历代的拍摄过程中,因为受限于成本所致,拍摄的场面往往都让人感到好笑。
    几百人就当得起千军万马了?
    几位主演在前面带路,后面零星跟着几百人,还特意弄了一个航拍的视角……
    那简直让人笑喷好么?
    而方思逸并没有过多的去显示剧组群演的人数过多的样子,而是通过几段剪接,让这一组镜头,明明只有上千人,却愣是拍出了十几万人的架势!
    不过这一场戏,拍摄的时间也不短。
    一个半月。
    没办法,不是方思逸不想继续,而是……
    再拍下去,预算就真超标了。
    虽然方思逸只是将这部戏当成练手的作品,但是总要考虑如何收回成本。
    就算不能大赚特赚,但也不能亏损的太厉害。
    当然,这种事情,他心中有数就好,如果真的说出来,反倒会显得十分尴尬。
    只是虽然拍摄进度慢,但是当粗剪的片段交给那些投资人之后,一切的质疑声全都没有了。
    国内不是没有人拍过战争戏,甚至前几年还十分流行战争大片。
    但事实上,很多的战争戏拍出来的效果都让人感到无奈。
    的确,受限于成本和开销的平衡,必然会一缩再缩,但战争戏如果缩减,那还叫做战争戏么?
    只是很显然,在此之前,很少有人能够平衡文戏和战争戏之间的比例,致使拍摄出来的效果往往头重脚轻。
    偏偏一部影视剧最为关键的,就是这“脚”。
    也就是剧情。

章节目录